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个人理财规划笔记(写于:20240503)

开篇先犯病一下,哼哼……啊啊啊啊啊啊!好了开始。

上面犯病是有原因的,因为写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太羞耻了。

首先申明,本人并非是财务专业人士,也更不是什么高净值人士,写这篇文章只是因为一时兴起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也深知肯定存在很多片面和不专业的地方,所以我比须在开头犯病一下,不然真的下不来决心写。

好了交代完毕,下面开始写正文。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经常上网的朋友应该对这句话不陌生,你在各种新闻杂志,自媒体,营销号上应该时不时就能看到这句话。

尽管是有一点营销话术的味道,也有点贩卖焦虑的嫌疑,不过我觉得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这里的理财我不像很多人理解为投资那样,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为整理和规划自己的金钱。

从前我也是不在意规划自己手里的钱的,可以说是标准的月光族,结果就是疫情一来,几乎就没有什么抗压能力,可以说是活得非常的被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一点点的把自己的钱都理清楚,也开始不再将钱集中存放在一处——银行,争取让它能在流动中增值。

于是到了现在,虽然生活依旧不太满意,但已经可以说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了,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每月都要焦虑钱不够花了,算是小有成就吧。

所以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觉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而且越早行动起来,越能让你从中获益,我想写这篇文章,也是想让更多人能尽早拥有理财意识,从月光的生活里走出来。

强制储蓄

我的理财规划第一步,就是让自己习惯强制储蓄。

作为一个打工人,我的强制储蓄目标非常简单,那就是每个月初发工资以后,将其中划分出来一笔,先强制存起来,这笔钱是我打死都不会掏出来再算在每个月的花费里的,它只会存起来并留待后续按比例进行理财投资分配。

这么做的道理很简单,要理财,我得先有财。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每个月几千是没钱,有的人每个月几万也是没钱,说白了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多少花多少,那自然是没什么钱的。

要解决这种没钱理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月都把一笔钱抽出来,然后在你的日常花销预算里忘掉它,只有养成强制储蓄的习惯了,你的闲钱才会越来越多。至于这笔钱是多少,那就得因人而异了,不管它是 1 元,10 元,100 元……总之只要是一个合理的你能达到的目标就行,不要在意钱的多少。

习惯记账

记账我一直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之前我断断续续一直没坚持下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太麻烦了,我想很多人也和我是一样的问题。

但是这回我终于坚持了下来,除了因为自己的毅力坚持,也是因为我说服了自己,不再纠结于用什么工具,怎么记账合理,而是先记账记起来了再说。

从前我总是在寻找一个好的记账软件的路上,我想要它能多平台同步记账(为了记账方便),能多币种记账(因为有外币账号),又要能本地使用不需要依靠第三方服务(为了隐私数据安全),所以我用过一段时间的 MyMoneyManager EX,尽管它能满足我的很多需求,但后来我发现它用起来还是太麻烦了。

MymoneyManager EX 是一个不错的记账软件,不同平台都有对应的客户端,但它的想法偏向于专业的复式记账,且由于使用数据库文件存储数据,在多个设备上同步记账其实不太理想,再加上不完全的中文化支持,很难让我在记账这件事上找到喜悦,于是理所当然的,我慢慢放弃了记账。

那么我后来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说白了就是我说服了自己,不要再浪费时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工具上了,记账最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要先动起来并且养成习惯,这远比找一个工具要重要的多。

所以我后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了个手机的记账 APP 用了起来——当然,它还是得具备一定功能且不能依赖第三方服务的。我找到的这款记账 APP 叫作那样记账,我在这里提一下,因为觉得还挺好用的,想开始记账的可以去试试。另外如果会建站的话,我再推荐一下 Firefly III 这个记账程序,用过一阵子觉得挺适合个人记账的,而且因为是 Web 端也能实现全平台同步记账了,后面我再写篇文章来介绍一下吧!

装好记账 APP,那么就开始坚持记账了,但在这里我需要又一次的说服自己不要纠结记账数字的准确,也不要纠结支付到的账户怎么填写(注:采用复式记账时,除了要写资金流出的账户,也要写资金流入的账户,如你的付款账户和接受付款的商家),这两点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下面详细说一下。

我认为个人记账,并不需要记账金额完全正确,每次记账差个0.x,或者是大几元,这都是不要紧的完全可以在每个月末修正回来,如果太计较金额正确的话,无疑会加重记账的负担,也容易让人放弃。而对于复式记账特有的资金流入账户,我也觉得是不用那么准确的,我们生活中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商家都不少,如果每一个都对他们建立一个账户的话,不仅管理麻烦,平时记账光选择就挺浪费时间的了。

所以,对于建立账户这个事情,我的想法就非常简单了:不要计较钱最后到了谁的手里,只看我的钱给了谁。举例来说,比如我在美团上点了份外卖,我会将钱都记在美团这个账户下,而不是具体是哪个商家。这样子下来不仅我记账需要花费的思考时间减少了,而且对费用统计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这些面向我的账户其实很容易就能在统计里让我联想出来是因为什么花的。如果这还不够的话,我会选择加上备注信息。

理财金字塔和 4321 理财法则

以前经常听人说起理财金字塔,但几经搜索下来,我发现不同人对于金字塔的具体理解划分都不太一样,比如有的人会把基金放在金字塔顶端,有的人则是放在中部,我来来回回都看了下,发现其实怎么划分的问题不是看具体的资产分类,而是看收益和风险的。

我个人来说,我会将这个金字塔分为 3 个部分,底层是低收益低风险的资产,中层是中收益中风险的资产,高层是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

  • 高层:股票,外汇,房地产(敝人不才,没有这个,仅当凑数用)
  • 中层:债券,基金
  • 底层:存款,保险,国债,货币型基金

这是我个人的划分方法,因为财力及阅历有限,涵盖的资产类型比较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补充,或者做更详细的划分。

理财金字塔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按照这个金字塔来把控高中底层的资产占比,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一般来说,按照金字塔有三种划分方法。

532 型

这是最长见的一种资产分配方式,将50%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在这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险,国债等等的分配比例也是有些学问的,一般来说活期存款以留足个人六个月的月支出为限,保险的开支以个人年收收入的10%——20%为优,定存和国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30%的以各种投资基金和各类债券来安排,20%投资于股市。这种配比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士;其特点是稳健,收益也相对较好。缺陷是对于追求较高收益的人来说,收益还是不能让他们满意的。

433 型

与同足球赛中的阵型一样,这是一种进取型的理财方式,比较适用于30岁以下年轻人或投资经验丰富的人,及风险偏好人士,增加了高风险部分的投入,也就是说增加了理财者亲自出马参与直接投资的部分,可充分满足其追求高收益和成就感的心理。

442 型

是一种平衡性资产分配方式,攻守平衡,难点在于中层的40%的具体安排,在债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应多投入一点,股票型基金还是不要超过15%为好,35岁左右的人比较适用,因为它进可攻退可守,在经济不明朗时可变为5—3—2,在经济形势好时可变为4—3—3。

以上关于金字塔类型的知识来自于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wiki/%E7%90%86%E8%B4%A2%E9%87%91%E5%AD%97%E5%A1%94

除了这个金字塔的划分方法,还有一个 4321 理财法则,但这个理财法则有两种划分方法,其中一种是将日常开支纳入划分的方法,一种是去除日常开支之后的划分方法,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偏向于后者,这并非是因为我收入有多高,而是因为我的想法一直是在强制储蓄之后再对这部分资金进行理财划分的。

1、(收入-日常开支)×10%用于解决医疗保险及意外、健康保险,重疾保险20万元/人。无论发生什么事,万一是普通疾病有保险公司补偿损失,不会影响张先生其它账户的储蓄计划。万一患大病/失能,都能保证未来10年收入不至于下降。

2、(收入-日常开支)×20%用于养老及子女教育,养育子女及日后年迈时有足够的养老金从而不增加子女负担是许多为人父母的心愿,由于它是以后必定要花费的资金,所以不容有半点投资风险,惟有养老保险才能以合同的形式标注退休时可领的金额来保证以后自己享有怎样的养老生活。

3、(收入-日常开支)×30%存入银行,用于应急、消遣及提升生活质量。

4、(收入-日常开支)×40%用于投资:工资收入是体力、脑力赚取的,而投资则可以用钱生更多的钱。如某一天身体不能工作,而他的金钱还会无休止地继续为自己赚钱,以达成人生愿望。可以考虑投资连结险产品。

来自于 MAB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wiki/4321%E7%90%86%E8%B4%A2%E6%B3%95

如果仔细看上面的 4321 划分法则的话,会发现它在某些地方相比理财金字塔要划分得更加具体,比如养老和子女教育这部分,但又在某些方面划分得不如金字塔具体,比如投资这部分,这也是我最初了解到这两者困惑的地方。

同时,这种 4321 的划分方法并没有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整,所以最终我将两者结合了一下,组合成了下面的划分方式。

  • 保障性保险。如人生意外险,重疾险
  • 储蓄型保险。如商业养老保险和子女教育保险
  • 流动资金。如现金和银行流动存款,收益约等于0
  • 有一定收益的资产。如定期存款,国债,货币基金
  • 中风险的资产。债券,基金
  • 高风险的资产。如股票,外汇,房地产(我没有嘤嘤)

把他们组合之后,我会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资产配比,而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前 4 样合并一下就是理财金字塔的底层资产,而如果把 3 和 4 合并,5 和 6 合并,又能对应 4321 理财法则的划分方法,所以在资产配比上,就能很好的参考两者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资产分配了。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理财规划笔记,也可以说是总结,方便自己以后回头再看的。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因为是在五一期间写的,再加之缺少专业知识,可能写的有点不知所云,而我是想表达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多多对自己的资产进行整理划分,以及要强制自己习惯储蓄和记账。

咱虽然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没有很多的钱,不过自从有这个理财和记账的意识开始,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了变化的,最明显的就是没有再月光过,也知道花钱要小心谨慎了。

好了暂时就写这么些看假期完了会不会再改吧,希望你也早点学会理财,早脱离月光!

PS:文章特色图片出处:https://www.pexels.com/photo/japanese-lucky-coin-cat-932261/

文章标题: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个人理财规划笔记(写于:20240503)
本文作者:希卡米
链接:https://hikami.moe/notebook/4654.html

如非文内特别说明,博客内作品均默认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评论

  1. 1 月前
    2024-5-24 11:08:24

    感觉评论没发出去?

  2. 1 月前
    2024-5-24 11:05:38

    最近我也在了解这个方面,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感觉讲的挺好,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可能会相得益彰。分清四笔钱,找到每笔钱的合适位置

    • 希卡米
      博主
      未央花
      4 周前
      2024-6-01 7:12:24

      感谢分享文章!没及时看到评论可能是我缓存设置的有些问题,其实是发出去了的。(/ω\)
      我认为这篇文章说的很对,要找到每笔钱合适的位置。只要有风险和收益并存这个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按比例的规划分配,我们的钱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稳步增值的。
      我个人认为,除了将闲钱进行合理分配外,最好是再给自己每个月设定一个合理的预算目标,这既是为了让自己量入为出,也是让我们能更好的执行强制储蓄这一条。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